相关概念编辑端电压
充足电后,立即断开充电电路,镍镉蓄电池的电动势可达1.5V左右,但很快就下降到1.31-1.36V。 镍镉蓄电池的端电压随充放电过程而变化,
可用下式表示:
U充=E充+I充R内
U放=E放-I放R内
从上式可以看出,充电时,电池的端电压比放电时高,而且充电电流越大,端电压越高;放电电流越大,端电压越低。
当镍镉蓄电池以标准放电电流放电时,平均工作电压为1.2V。采用8h率放电时,蓄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1.1V后,电池即放完电。
容量及影响因素
蓄电池充足电后,在一定放电条件下,放至规定的终止电压时,电池放出的总容量称为电池的额定容量,容量Q用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来
表示,表示式如下:
Q=I·t(Ah)
镍镉蓄电池容量与下列因素有关:
① 活性物质的数量;
②放电率;
③ 电解液。
放电电流直接影响放电终止电压。在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,放电电流越大,蓄电池的容量越小。
使用不同成分的电解液,对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有一定的影响。通常,在高温环境下,为了提高电池容量,常在电解液中添加少量氢氧化锂,
组成混合溶液。实验证明:每升电解液中加入15~20g含水氢氧化锂,在常温下,容量可提高4%~5%,在40℃时,容量可提高20%。然而,电解液
中锂离子的含量过多,不仅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,还会使残留在正板上的锂离子(Li+)慢慢渗入晶格内部,对正的化学变化产生有害影响
。
电解液的温度对蓄电池的容量影响较大。这是因为随着电解液温度升高,板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也逐步改善。 电解液中的有害杂质越多,蓄
电池的容量越小。主要的有害杂质是碳酸盐和硫酸盐。它们能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,并且低温时*结晶,堵塞板微孔,使蓄电池容量显着
下降。此外,碳酸根离子还能与负板作用,生成碳酸镉附着在负板表面上,从而引起导电不良,使蓄电池内阻增大,容量下降。
内阻
镍镉蓄电池的内阻与电解液的导电率、板结构及其面积有关,而电解液的导电率又与密度和温度有关。电池的内阻主要由电解液的电阻决定
。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随密度而变。18℃时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小。
工作原理编辑
镍镉蓄电池的正材料为氢氧化亚镍和石墨粉的混合物,负材料为海绵网筛状镉粉和氧化镉粉,电解液通常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。当环境温度较高时,使用密度为1.17~1.19(15℃时)的氢氧化钠溶液。当环境温度较低时,使用密度为1.19~1.21(15℃时)的氢氧化钾溶液。在-15℃以下时,使用密度为1.25~1.27(15℃时)的氢氧化钾溶液。为兼顾低温性能和荷电保持能力,密封镍镉蓄电池采用密度为1.40(15℃时)的氢氧化钾溶液。为了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,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锂(大约每升电解液加15~20g)。
镍镉蓄电池充电后,正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镍〔NiOOH〕,负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金属镉;镍镉电池放电后,正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亚镍,负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镉。

镍镉1.2V350AH蓄电池-高铁**镍镉蓄电池-/北京嘉铭恒达科技有限公司/-1.2V160AH镍镉电池-160AH镍镉蓄电池
http://bjjmkj88.cn.b2b168.com